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作者:張祿慶 發布日期:2019-11-14
謊言掩蓋不住真相,教訓必須永遠牢記--駁斥俞冀陽的謊言謬論
張祿慶
一、引言
1、我寫《張國寶的核電功過是非》(以下簡稱《功過》)的動因
張國寶同志逝世以后,網絡上刊登了不少紀念文章都提及張國寶同志的大作《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張國寶在該書中寫到,自上世紀80年代初進入國家計劃委員會工作,分管過技術引進、基本建設投資、能源交通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等,主持制定了鐵路中長期規劃、船舶工業、汽車工業、鋼鐵工業、軟件產業等發展規劃。他代表國家發改委向國務院匯報并實施了上千個重大項目,其中包括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被稱為世紀工程的重大項目,以及多條國際輸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和洋山深水港的建設等;特別是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張國寶同志為解決和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問題,拓展思路,大規模地開展了中外一次能源方面的國際合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做出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對此應當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他在多次講話中也引以自豪,許多同志已著文給予了充分肯定。
雖然我沒有涉獵過這些領域,但根據有關的報道,對這些論述我總體上是接受的。與此同時,不少核電領域的朋友向我提問:為什么張國寶同志在他2018年出版的那本書中,沒有提及過去15年中他在我國核電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諸如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主持制定我國首部《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2005-2020)》,以及核準新的核電項目等,希望我能對此發表看法。我認為:盡管張國寶同志在我國核電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乏善可陳,但功過是非也應該給予客觀恰當、實事求是的評價。許多與他接觸過的人士稱贊他:“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即便和有的領導同志意見相左,也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在工作中總能耐心傾聽各方面人士,特別是專家的不同意見,使人感到平易近人。對此,我根據本人的親身工作經歷,不敢茍同。我認為對其核電工作進行評價不是、也不會全盤否定張國寶同志,反而有助于勾畫出一個真實的政府高級干部形象。總體而言,與他在其它領域取得的成績相比,核電方面的失誤也許只是“十個指頭中的一兩個指頭的問題”。
而直接促使我動筆寫《功過》一文的動因是,國慶前夕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在核潛艇軍用核動力裝置方面所做的大量開創性工作,由于各方面因素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和褒獎,使人感到非常憋屈和不滿。由于彭總的老黃牛開拓精神,只顧埋頭干活,很少渲染自己的功績,使他與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制功勛代表人物的褒獎失之交臂。毋庸置疑,沒有首座核潛艇動力反應堆裝置研制成功,就不可能有核潛艇,更不可能形成第二次核打擊力量!人們無法接受,由國防科委、國防科工辦正式下文任命的第一代核潛艇研制的首批四名總設計師中,正總設計師彭士祿和副總設計師趙仁愷兩位核動力專家,都未得到應得的褒獎。我覺得老一輩核工業人多干少說、不重視宣傳、過于老實,是發生這種意外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讓我想到,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核電發展歷程進行實事求是的客觀分析,總結經驗和教訓也是非常必要的。為尊重事實、對歷史負責,我覺得有必要對一些重要事實進行梳理,為后人總結中國核電發展史提供參考。
2、《功過》一文內容的選取
俞冀陽先生在其“評注”和“再評”張祿慶之《張國寶的核電是非功過》文章(以下簡稱“雙評”)中說,《功過》一文的內容與我2018年10月發表的《成績巨大、失誤嚴重的積極發展核電15年》內容相同,完全沒有必要“新瓶裝舊酒”換個題目重新發表。實際上,這是一種曲解。因為,在去年那篇電話采訪文章中,我對本世紀前15年核電發展的失誤作了完整的評價,其中包括張國寶同志在核電技術發展策略上的180度大轉彎、主持制定《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2005-2020)》、壓制有關核電企業自主研發三代核電技術等方面的嚴重失誤,以及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核技”)成立前后主要領導在招投標談判和首批AP1000示范工程建設中的嚴重失誤,還對今后核電新項目的核準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張國寶同志直接有關的失誤則放到了這次的《功過》一文中,其它與他無關的失誤就不應該算到他的頭上。而今年2月下旬張國寶同志到中國廣核集團三個核電基地調研后發表了《實事求是選擇核電發展技術路線》,也是《功過》討論的全新內容之一。因為,這篇文章反映出,直到今年2月,張國寶同志面對“‘全盤引進、一步跨越’技術發展策略徹底失敗”的嚴重后果,拒不接受我國自主開發的三代壓水堆機型“華龍一號”的成功,仍然不愿正視現實、勇敢承認自己的工作失誤,缺乏我黨高級領導干部應有的豁達胸襟和高風亮節,他撰文的目的是“要實事求是選擇核電發展技術路線”,但是文章最終也未給出答案,顯示出一種困惑和迷茫,這是令人十分遺憾的。
還要指出,由于本人工作范圍的限制,對張國寶同志在整個能源系統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不多。這次他過世以后,許多媒體關于張國寶同志身世和個人經歷的報道給了我許多新信息。特別是新浪財經雜志記者劉麗麗的《張國寶能源始末》,以及能源新聞網的太陽能小編,因其與張國寶同志本人及其四位秘書相當熟悉而撰文編寫的《國寶檔案》,透露了很多張國寶同志待人接物、處理上下級關系等方面的細節。這些是我在《功過》一文中對張國寶同志工作環境描述中所謂“據說”的來源。因為是這些記者說的,不是我的親身經歷,只能用“據說”二字,并不是俞冀陽先生評述中所指責我的“摻假”。
3、如何理解“逝者為大”和“人身攻擊”
我理解的中國古代“逝者為大”的習俗,主要是指人一旦死后,其他人與逝者的個人恩怨及法律方面的制約關系等都一風吹不再追究,并不是指“對逝者的功過是非不予評說”,反而是要蓋棺定論;更不是只準講“過五關斬六將”,不得談“失荊州走麥城”。特別是政治人物和政府公職人員都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生前逝后都會面對公眾的點評。
這里我還想說,對政治人物或政府公職人員“功過點評”不只是在職人員的專利,退休人員和普通公眾一樣具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張國寶同志退休后不是也發表了很多關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儲能等方面的文章嗎?這一點也不奇怪。關鍵是文章要觀點明確、說理充分、邏輯性強,而不是胡攪蠻纏、無法溝通。俞冀陽先生對退休人員的此類點評持有異議是一種無知的偏見。
對逝者功過進行全面客觀分析評價,與“人身攻擊”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人身攻擊是指歪曲事物本來面目、捏造事實對對方的人格品德、處事哲學,甚至客觀人體進行惡意的攻擊,因此我黨提倡的“批評注意政治、說話要有證據、對事不對人”就是甄別和防范人身攻擊的有效準則,從這種觀點出發,我在《功過》一文中,對張國寶同志在核電發展中的功過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客觀點評,沒有對他本人進行任何惡毒攻擊或侮辱謾罵,只是就事論事,而俞冀陽先生采用編造歷史事實、歪曲事物真相,甚至文章中還出現了不堪入耳的污穢語言。盡管他一再辯稱他的本意是“為了澄清事實、絕無人身攻擊之意”,但在事實面前不得不在“再評”文中對我進行了言不由衷的、十次以上的“公開道歉”。身為校友,對這樣品德的高級教師走上講臺,怎不讓人擔憂和寒心!
二、真相與謊言的對決
我個人理解,張國寶同志對我國核電發展方面的主要職責至少應有:對國內外核電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精準客觀的分析和判斷,向國家決策層提出咨詢建議;提出我國核電發展中長期戰略目標,以及具體實現該目標的路線圖建議;在決策后的實施過程中予以指導、協調、檢查評估和驗收等。本文將根據上述理解,對《功過》一文中張國寶同志的失誤進行重新梳理,并對俞冀陽先生所謂“真相”的點評進行剖析。雖然對同一個事物的主觀看法會因人而異,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它比任何詭辯和主觀臆斷都更有說服力。
1、我國核電技術發展策略從“分步走”向“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180度大轉彎
為了方便讀者厘清頭緒,我按照時間順序列舉如下事實:
①“十六大”政府換屆前夕,時任國家計委主任的曾培炎根據已經建成發電的秦山二期1號機組在自主化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于2002年底簽發了上報國務院的《關于適度發展核電開展核電自主化工作的請示》。據傳達,該文件的主要精神是:建議在我國已掌握的核電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以我為主,中外合作”,也就是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秦山二期的建設模式,設計建造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廠,使我國核電有較大的發展。按照當時國家計委領導職責的分工,我認為曾培炎簽發的該份文件似應由分管能源的張國寶同志主持擬定。
②在中核集團推薦“自主研發二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型CNP1000”的九華山莊會議上,張國寶副主任認真聽取了中核集團所做的專題報告,并在發言中形象地把CNP1000設計比喻成“掛在樹上的蘋果,跳一跳就可以摘下來”,希望我們努力工作,爭取早日完成CNP1000的研發。他的表態給了我們全體參研人員以極大的鼓舞,完全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正能量,至今印象仍然十分深刻。
順便告訴俞冀陽先生:在那次會議上我做了CNP1000的總體設計介紹。感謝你的點評是“敘述得活靈活現,似身臨其境”,但我總覺得有股酸味。這里我可是在稱贊張國寶同志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從①、②兩點可以看出,原國家計委主任,換屆后的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當時都是非常支持國內核電集團按照“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秦山二期模式,自主研發出“二代改進型”國產化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型。
③2004年3月22日,核電自主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同意啟動秦山二期擴建和嶺澳核電二期工程項目,要求繼續抓緊開展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對外合作談判,同時要在嶺澳一期和秦山二期建設中已掌握技術的基礎上,開展我國改進型第二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的研發工作,做好技術儲備,必要時可以在新上核電項目中采用自主研發和設計的二代改進型技術。
從這段會議紀要文本可見,政府有關部門并不贊同有些人提出的“再從國外引進二代改核電技術”的主張,而是相信通過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和嶺澳核電二期工程的建設,可以自主完成我國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的研發,并在需要的時候用于新的核電工程;對三代核電技術的談判要抓緊進行,但后續行動尚無定論,要視談判結果而定。可見這時候的張國寶同志還是堅持要自主開發二代改百萬千瓦級核電機型,同時也出現了松動——通過談判更具體的了解和判斷國外三代壓水堆核電機型的研發進展。可是半年以后,國外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并沒有出現重大突破,而國內的決策形勢卻發生了重大變化。
④2004年9月28日,“中國首個4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國產化依托項目”的國際招標書正式向全球發布。要求投標方案必須是先進的第三代壓水堆機型,4臺機組變成了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兩個廠址。同時宣布,由即將成立的國核技主導此次國際招標。
我一直在琢磨,在上述的③、④之間,似乎應該有一份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文件,提出“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的建議”供領導決策。這一點在俞冀陽的點評中補充了這個短缺。俞冀陽先生透露:該文件主要談到,“當初自主化依托項目是四個,兩個二代(嶺澳二期和秦山二期擴建),兩個三代(三門和陽江),最后簽合同時確實變成了三門和海陽”。
俞冀陽的這一點評揭示出,這個時候的張國寶同志已經接受了“引進國外根本不成熟的,也沒有實際應用過的三代核電技術的初步設計”,并要用其在國內建造出世界首座商用核電廠,這樣才有了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的開場;而二代改示范工程研制成功的自主化百萬千瓦級核電機型,將是在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被大批量成熟運用之前,我國新建核電項目的備用機型;等到引進的三代核電機組成熟發展后,國產化二代改機型就將退出歷史舞臺。那么,這不正是核電技術發展從“自主研發二代改+自主研發三代核電技術的‘分步走’策略”轉為“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180度大轉彎嗎?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核電技術發展策略從“分步走”轉為依靠“全盤引進,一步跨越”掌握三代核電技術的大轉彎,只是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完成的,出臺相當突然。因為,它與國家計委以前召集的幾次核電自主化發展研討會所形成的共識不一致,兩大核電集團也沒有提出“要全盤引進三代核電技術”的要求。
這個問題相當關鍵。因為,按照核電技術“分步走”發展策略,我國將首先通過“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研發出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型,再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通過“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研發出我國三代核電機型。而現在的核電技術發展策略則是通過國際招標引進目前尚不成熟的國外三代核電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待其成熟后統一我國的核電市場。
當時張國寶這個層次的國家發改委領導已經歷過法國M310技術引進、加拿大CANDU6和俄羅斯VVER-91以購買容量為目的的核電建造商務合同談判的審批,通過對國外三代核電技術的調研,他理應明白:一種核電技術只有它在本國建成一座核電廠并成功運行,這種技術才是可供引進的成熟技術,而目前西方國家的三代核電技術尚處于研發初期的初步設計階段,根本不可能用它建成商用核電廠。如果張國寶同志向國家決策層據實反映“國外三代核電技術不成熟的現狀”、建議“不要匆忙做出引進國外三代核電技術的決定、避免決策失誤”,那么,我國的核電發展就不會遭受到這樣大的曲折。因為,張國寶這樣位高權重的領導干部向國家領導提出建議的權威性,肯定遠遠高于所謂的“核電六君子”。但是,我們始終沒有聽到張國寶同志對“當時過早引進國外三代不成熟核電技術的主張”有過公開或私下的批評意見。據媒體記者透露,張國寶同志曾對別人戲言“像他那個年紀的老人,一旦形成了一種觀念就很不容易改變”。那么,人們很自然的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張國寶同志放棄了長期堅持的核電技術發展策略“分步走”的主張,轉而接受從國外引進尚不成熟的三代核電技術、實現我國核電技術策略“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主張,這180度的大轉變,到底是他真的認為自己錯了,還是來自于“唯上”的壓力呢?
為了替“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核電技術發展策略張目,俞冀陽先生就要想辦法證明“在核電發展技術策略上政府主管部門與國內的核電企業集團想法不一致,而國內的核電企業集團之間又矛盾重重、勾心斗角,無法聯合開展核電技術研發,從而不具備自主研發二代改核電技術的條件,更不用說進一步研發三代核電技術了”等等。于是他就開始動歪腦筋了。
我在上文中曾經講到,曾培炎主任簽發過一份國家計委關于今后核電發展的文件上報國務院。俞冀陽的“再評”文章對此偷偷加上了“中核集團”四個字,結果就成了曾培炎簽發的是中核集團上報國務院的同名文件。這個花招一眼就被我戳穿了,顯然俞冀陽對政府部門上報文件的規則一無所知。一般情況下,中核集團只能報文件給國家計委,不可能越級上報國務院,曾培炎主任又不是中核集團的領導,怎么會簽發中核集團上報的文件!當時我在中核集團核電部任職,如果是“上報中核集團的文件”,我還用得著去聽傳達文件的內容嗎!
說真的,我非常驚嘆俞冀陽先生學術造假的經驗老道、手法嫻熟,僅僅增加了四個字,就達到了“一石二鳥”的目的!首先,他這么一改,曾培炎主任簽發的就不再是國家計委文件,而是中核集團的文件。中核集團當然要推廣秦山二期的建造經驗,但并沒有明確國家計委是否贊成這個觀點;其次,這個文件是中核集團“單獨上報”國務院有關核電發展的文件,而沒有與中廣核集團聯合發文,顯示出“這兩家核電集團之間利益有沖突、合作不利”,因此很難靠他們完成我國核電新技術的研發,這樣一來,要把三代核電技術應用到我國的核電建設上,就只有靠從國外引進了。
而且俞冀陽先生在“再評”文中還寫到:“國務院同意繼續開展百萬千瓦級的自主設計,并不等于同意批量化建造此設計方案。因為當時的技術還未成熟到可以馬上批量化建設”。而無可爭議的事實卻是:曾培炎主任在該文件中正式向國務院提出,“到2020年要利用秦山二期建設模式把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發展到3200萬千瓦的奮斗目標”。這是完全有據可查的國家計委正式文件,用不著我提供文件年號了吧。
俞冀陽先生還極力夸大核電企業集團間的“分歧”,以造成國內不具備自主開發先進核電技術的能力。他用心叵測地把“自主研發”和“中外合作”完全割裂開,寫了如下的點評:“主導自主研發的中核集團和主導國外引進的中廣核集團在那段時期就從未曾結合過,一直以來互相拆臺,互相詆毀,業內誰人不知?”
這種說法完全與歷史事實不符,只要列舉出幾個事實就可以戳穿他的謊言:秦山二期核電廠就是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核二院在消化吸收大亞灣百萬千瓦壓水堆機組設計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中外合作自主研發出60萬千瓦核電機型CNP600;由于當時中廣核消化吸收引進法國二代改先進核電技術的力量薄弱,大亞灣和嶺澳一期的核電技術消化吸收是雙方技術人員大力合作的結果;嶺澳二期核蒸汽系統的自主設計任務也是核二院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共同完成的。雙方通過這種合作共同提高,合作氣氛融洽、成果顯著,兩家核電企業的技術人員至今都保持著良好工作關系。
“全盤引進,一步跨越”失敗最直接的原因是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并不成熟、引進的時刻過早、實施的規模過大。也許人們會問,如果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已經成熟,那么“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舉措是否就對了?答案也是否定的。美國政府積極支持西屋公司出口AP1000技術的真實目的,不是要中國盡快掌握最先進的核電技術,而是要用AP1000技術全面占領中國核電市場,阻止中國自主研發先進的核電技術,從而達到控制中國核電發展的目的,這點從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向中國出口核電技術的修訂禁令就可以清楚看出來:對向中國出口AP1000的設備和技術開綠燈放行,而對與華龍一號、CAP1400有關的設備材料技術則全面禁止,不予放行。而且,西屋公司也向美國國會做了承諾:不將在美國航母和核潛艇上使用的屏蔽泵的防震抗沖擊技術用到AP1000主泵上,屏蔽泵內部的流場設計的熱工水力軟件源代碼不交付中方、只給出二進制代碼,從而給中國自行設計屏蔽泵增加困難。還有,屏蔽泵上的一些關鍵部件的原材料只能通過西屋公司代中國訂購,不能隨意采購。由此,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到,真的讓AP1000占領了中國核電市場,中國核電發展到底由誰來當家?
2、“三代國際招標”鬧劇的失誤
按照政府職責分工,“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由國家發改委主持并予以指導、協調并監督,但整個招標過程出現了許多奇葩怪事,主要有:
①我國三代核電技術招標初期有三家外國公司投標,但在不久后進行的議標談判中,俄羅斯投標商就因技術問題被排除出局,只剩下美國西屋和法國阿海琺兩家投標商,這就違反了由國家計委自己組織起草的招標法中“關于招標必須有三家以上的投標商才有效”的規定。
②按照中方的要求,國外核電承包商必須具有本國核安全監管當局頒發的設計證書。但是,美國西屋公司拿AP1000投標時并不具有這種有效證件,為此招標曾一度延期開標。直到招標開始兩年后的2006年11月,在中方已不能再度延期開標的情況下,美國核管會突出了一把“政治”、對西屋公司AP1000的DCD15版頒發了設計認證,才使美國西屋公司得以滿足中國投標條件。但是,當美國核電公司聯合西屋公司拿DCD15版設計文件向美國核管會申請在美國本土建造AP1000時,美國核管會卻拒絕發放建造許可,理由是西屋公司必須對DCD15版設計控制文件進行升級,以滿足在美國建造核電廠的要求。因此,西屋公司利用在中國三代核電技術中標得到的資金開展了一批AP1000必須進行的實驗驗證,才得以在2011年底,西屋公司多次升級后的DCD19版才滿足了美國核管會的要求,才可以在美國建造AP1000核電機組,這時已是西屋公司拿低級版本AP1000在中國中標的5年之后。顯然,張國寶同志在西屋投標資格的審查工作中有意或無意的存在大漏洞。
③既然是招標,就應該從投標商中選出最滿足招標方要求的一家投標商中標,但是三代核電技術招標的結果卻是:美、法兩家外國投標商都得到了三代核電建設項目。“花開兩朵,各摘一枝”,歷時兩年半左右,這場“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鬧劇才收場。這和通常的國際招標很不相符。
④在中標后的商務談判過程中,作為技術輸出方的西屋公司拒絕擔任“交鑰匙工程”合同的總承包商,主持談判的國核技籌備組組長同意了西屋公司的要求,作為指導監督合同談判的政府部門負責人,張國寶同志最終也批準了這個決定。合同的總承包商由作為AP1000技術接收方的上海728院承擔。由于工程的實際進度掌握在西屋公司手里,728院完全受制于西屋公司,而成了一個傀儡,起不到一個總承包商應有的作用。由于西屋公司的設計并不成熟,工程圖紙一再改動,造成工程嚴重拖期,工程造價大幅上漲。中方核電業主遭受的嚴重經濟損失卻要由中方的設計單位負責,而技術輸出方西屋公司卻逃脫了承擔這種責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屋公司在美國本土的AP1000核電建設工程中無法逃脫作為合同總承包商的責任,遭受了重大的罰款,最終導致美國四臺AP1000工程建設中的兩臺,由于建設費用上漲過大,最終核電業主終止了工程建設。由于經濟嚴重虧損,西屋公司不得不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作為西屋公司控股股東的日本東芝公司也被迫出售了西屋公司。顯而易見,如果中國四臺AP1000核電機組嚴重拖期的經濟損失也是由西屋公司承擔的話,西屋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就要提前好幾年。
⑤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是國家行為,國核技作為接收單位負責消化吸收,其它核電建設單位可按需要共享引進的技術,但是,國核技卻強行要求其它受讓單位必須向國核技繳納相當數額的轉讓費,而這個無理要求是國家能源局同意的。國家引進的技術成了小團體的生財之道。
實際上無論中外,核電項目都被政府用作本國政治、外交、經濟方面的一個相當有效的棋子。中國作為一個潛力很大的核電發展大國,在國外核電供應商眼中,是有巨大吸引力的買方市場,完全可以用“議標”的方式同外方單方面進行議標談判,以便在技術轉讓、工期報價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爭取到最大的國家利益。
⑥張國寶同志領導下的國家能源局,在四臺AP1000國產化依托項目機組建造合同生效后,認為大事已定,只等佳音,從而放棄了自己指導、監督協調的職責。對土建安裝中發生的大量不符合項、關鍵核心設備的研制進度及其產生的原因等問題不去掌握,更沒有提出實際有效的協調解決措施。國家能源局也未將這四臺國產化依托項目工期嚴重拖期、建造成本大幅增加的嚴峻形勢及時向國務院匯報。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我國組織了全國核安全大檢查,之后國務院于2012年10月24日召開常務會議,研究今后的核電發展問題。此時,國產化依托項目首臺機組的實際進度遠遠落后于其預定的計劃——2013年底完工。但是,國家能源局輕信了國核技領導人謊報的軍情,認為“AP1000存在的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CAP1400也可以在2017年建成發電”,所以,國家能源局提出了一個超樂觀的建議,將《規劃》的裝機奮斗目標調整為2020年建成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但是,實際情況狠狠懲罰了這批官僚主義者和懶政官員們,造成“十二五”、“十三五”的核電奮斗目標均無法完成。
3、我國首部《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2005-2020)》中的兩大嚴重失誤
我國首部《規劃》是國務院于2007年3月份討論通過,2007年10月份正式頒布施行,此時,三代國際招標已經結束,國核技已正式掛牌成立,西屋公司AP1000技術就是《規劃》中沒有點名的國外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
張國寶作為我國首部《規劃》的主要編制者,完全秉承“全盤引進,一步跨越”倡導者的意圖,對之進行了理論上的系統總結,并對今后十幾年的實施方案做了具體部署:通過國際招標選擇合作伙伴,全盤引進AP1000技術,國內統一組織消化吸收并再創新,實現自主化中國品牌,在今后的發展中只準采用這種機型。這種明顯是“核電技術發展策略”的具體做法,卻被冠以“核電發展技術路線”的名號強行統一推廣,誰要對這種做法持有異議就被扣上反對中央決策、不緊跟的帽子,給許多人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例如:在2010年中核集團總經理換帥的老領導座談會上,一位前副部長就義憤填膺的指責“xxx、張祿慶之流公然對抗黨中央英名決策,反對引進AP1000技術”。我聽后淡然地一笑了之,現在時代變了,只要你出于公心提出有理有據的建議,就不會被打成反革命。
俞冀陽先生一再宣稱“全盤引進”是別人強加給張國寶同志的,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按照2007年7月份國核技與西屋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時國核技專家委員會主任的說法——“西屋公司承諾做到三個100%:100%支持中國建造4臺AP1000首堆工程機組、100%轉讓西屋公司AP1000技術、幫助中國實現100%設備國產化”。事實上,首批四臺AP1000機組的系統設計、土建安裝和設備制造等物項采購都是嚴格按照AP1000的要求進行的,這難道不就是全盤引進嗎!
下面的事例更能說明問題:三代核電技術比二代核電技術先進之處在于,設置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后果的安全措施。鑒于我國已基本具備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的研發能力,對于三代核電機型特有的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后果的安全措施,只要開展中外合作研究,或者進行專項技術引進,就可以自主開發出中國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完全不必全盤引進當時還不成熟的西方三代核電技術。這正是對“全盤引進”與“專項引進”差別的最好詮釋,但是這項建議沒有被采納。福島事故后中國核電企業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正是在已有的二代改核電設計技術基礎上,借鑒AP1000非能動的設計理念自主開發出一套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后果的安全措施,使得安全措施更加迅速有效,且在最嚴酷的失電情況下有非能動安全措施保底。而“華龍一號”與“AP1000”在知識產權和資源投入方面的巨大差別更說明了“自主研發、中外合作”與“全盤引進”的優劣對比。
俞冀陽先生為了給張國寶“將核電發展技術路線和核電技術發展策略混為一談”的錯誤辯護,竟妄圖否定我國1983年就已確定的“核電發展走壓水堆的技術路線”,在其“雙評”文中公然提出“堆型也沒必要統一,難道更加安全的高溫氣冷堆就不能搞了?”這種“無知才無畏”的勁頭,實在令人震驚。當俞冀陽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一百多位各方面的專家齊聚北京回龍觀,比較了世界上各種可用于核電反應堆的堆型,結合我國工業化程度和設備制造能力等具體國情,經過認真討論總結才得出“中國核電今后要走壓水堆技術路線”的結論,后來得到國務院的批準,并一直堅持到現在。快堆和高溫氣冷堆現在還處于驗證示范階段,離商用核電廠的目標都還存在不少問題。另外,俞冀陽這一點評也活生生體現了他的小團體本位主義思想。清華的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2012年底開工,原計劃2017年底投產運行。實際進度卻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完成施工安裝,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設備安裝、在役檢查、設備運行安全保障措施等嚴峻的技術難題。
張國寶同志在他主持制定的《規劃》中的第二個嚴重失誤是,在《規劃》通篇文字中,沒有一處提到要鼓勵在現有基礎上自主研發出三代核電技術。這實際上反映出《規劃》的編制者和“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鼓吹者們均認為,國內根本沒有能力自主開發第三代核電機型,除了全盤引進別無它途。
俞冀陽為了粉飾張國寶同志這個失誤,竟公然提出“在國家的《規劃》中不必提,這是中核集團的企業行為,無需在政府部門發布的規劃中多此一舉進行鼓勵,政府部門本不應該對企業的經營方向指手畫腳”。我想,幸虧俞冀陽是在大學里行走,如果是公務員的話就該被炒魷魚了。因為,無論是前一階段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是現在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對于“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一問題,都強調“政府要對市場起到導向性的作用,從投資、稅收等方面給予企業實體大力幫助和支持,特別是在自主創新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扶持”,前任胡錦濤總書記和現任習近平總書記都不止一次地強調“核心技術拿錢是買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君不見美國政府是多么仇視我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因為政府鼓勵中國企業要在國民經濟新興領域和軍事建設的尖端核心方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國家制定的產業發展規劃不強調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一味地只講究全盤引進,買買買,能行嗎?
2014年中核集團“華龍一號”(ACP1000)研發成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張國寶在接受采訪時就怒斥中核集團給國家出了難題,實際上ACP1000的研制成功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為國家爭得了榮譽,同時也使張國寶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因為他無法向黨中央和廣大公眾解釋,為什么在他主持編制的《規劃》中只字不提“鼓勵國內企業在已有基礎上自主創新三代核電技術”,這才是給他自己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當記者問到《規劃》中明確要用引進的AP1000技術統一中國核電市場時,張國寶回答說“做出最后決定的是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下面有專家簽字的投票結果存檔在案,我只是一個中間傳遞信息的角色”,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實際上據參加投票的專家透露,只是希望專家在AP1000和EPR之間作出單選或雙選,并沒有要求專家表態是否要用所選的機型來統一今后的中國核電市場,所以用這樣的專家投票結果向政治局常委會匯報也只是希望常委會對投標結果作出選擇。政治局常委會并沒有對今后要用AP1000統一今后中國的核電市場有任何明確態度,而且在會上決定批準給美國西屋公司兩個項目四臺機組的同時,也決定批準給法國公司一個項目兩臺機組建設。顯然如果政治局常委會同意用AP1000技術統一今后中國核電市場,又怎么可能在同一次會議上同時決定批準兩家競爭對手的不同機型進入中國市場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實際上我認為首先提出要用AP1000技術統一今后中國核電市場的是“核電六君子”。但是把這種意圖理論化并寫進《規劃》的責任應該是張國寶,所以當我見到有關張國寶的這種表態后,我就認為,他非但不替領導扛雷,反而要向領導甩鍋,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高級干部竟然如此不敢擔當,不敢負責,這種“見成績就上,見挫折就讓”的作為不堪為人師表。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核電技術發展策略從“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分步走”向“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突然轉變,造成了我國核電本世紀近20年的曲折發展,教訓特別深刻,必須認真檢討、深刻分析、吸取經驗教訓,堅決杜絕在今后的進程中重犯這類錯誤。最值得吸取的教訓,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條:
①堅持我國核電發展走壓水堆技術路線。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核電發展歷史以及三次嚴重核事故的教訓,都證明了壓水堆是目前用于核電發展的堆型中最安全、從而也是最經濟的堆型。由于壓水堆的運行壽命可以延長到60年甚至更長,我認為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意外的替代堆型。
②必須長期堅持“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核電技術發展策略。盡管我國核電投運機組總量已位列全世界第三、在建機組位列世界第一,但是要使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核電強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程要走。我們過去通過“以我為主,中外合作”,比較順利和快速地進入核電大國行列,但是在許多具體的科研實驗、安全技術研究以及包括國家核監管機構在內的全體從業人員核安全文化建設等方面,都有亟需虛心向核電先進國家學習和合作的領域。即使我們發展成了核電強國,為了世界核電的進一步發展,以滿足世界氣候變化的客觀要求,我們也必須堅持“以我為主,中外合作”和全世界其它國家共同努力,和諧發展。
③在核電廠的系統設計、設備制造以及核安全技術研究等關鍵技術領域,必須牢記“核心技術是不可能拿錢買到的”,必須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道路,絕不能讓自己的發展受到別人的限制。
④在確定核電發展的長期戰略目標時,必須將其放在我國整體能源供應體系中,綜合平衡考慮。這樣才能做到,既滿足核電安全高速發展的需要,又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保理念。
⑤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使人們從心底敬畏核安全,不敢也不想用任何不良手段觸碰核安全底線,否則將會受到難以承受的懲罰。
⑥在事關大局的核電重大事項決策前,政府主管部門要虛心聽取不同意見專家的意見,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下進行決策,決策后組織實施還要允許有不同意見的專家保留自己的意見,隨著時間的推移,讓實踐來檢驗決策的正確性與否。如果決策正確,反對的聲音自然會消失,如果決策錯誤,政府主管部門領導應該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承認決策失誤,這樣才能取信于民,使得事情向正確的方向繼續前進。
三、對俞冀陽先生的質疑
俞冀陽先生在其“雙評”文章的開頭就說,“張祿慶先生2018年發表的《成績巨大、失誤嚴重的積極發展核電15年》一文對中國15年來的核電政策進行了回顧總結,見解獨到,本人還是十分贊賞的”,只是因為我在張國寶同志過世不久就發表了《功過》一文,讓他這位一介書生路見不平一聲吼、寫了“雙評”,詳細點評了我對張國寶的功過評價,同時還說,《功過》一文的觀點與我2018年10月接受電話采訪觀點相同、是“新瓶裝舊酒”。那么,這前后矛盾的邏輯讓我很不能理解,是什么原因使得你完全改變了對我2018年文章觀點的認可?這樣180度的大轉彎,俞冀陽先生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嗎?從你的資歷可以想象,你對30年前我國核電的狀況應該是知之甚少,在你的點評中又出現了很多對當時狀況的歪曲評價,此外還有一些很少見于報端的內部文件和會議紀要片斷,其中不少“點評的語氣和內容”都使我感到十分“熟悉”。不能不令人疑惑:你是從哪兒得到這些“資料”的呢?你罔顧事實、極其沖動的行為該不會是受到了某種物質刺激,比如項目經費或職稱晉升的“激勵”吧!
〔再評〕張祿慶:《張國寶的核電功過是非》 一文并就評論不妥之處向張祿慶先生公開道歉
謊言掩蓋不住真相,教訓必須永遠牢記--駁斥俞冀陽的謊言謬論 | ||||||||||||||||||||||||||||||||||||||||||||
以下網友留言不代表中國核電信息網觀點 | 立即發表評論 | |||||||||||||||||||||||||||||||||||||||||||
留言評論共有 7 條 分 1 頁 |
| |||||||||||||||||||||||||||||||||||||||||||
| ||||||||||||||||||||||||||||||||||||||||||||
留言評論共有 7 條 分 1 頁 |
|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