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31日,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在山東省煙臺市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由煙臺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中國廣核集團、中核集團、國家電投集團主辦,煙臺市發改委、煙臺核電研發中心、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大學承辦。政府部門、院士、專家、行業學會及協會、三大核電集團、核能產業鏈相關企業、高校院所,以及媒體代表等1000余人,圍繞核能安全和核電產業鏈發展展開研討。
煙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中,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中國能源報社總編輯劉建林,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念念,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史立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分別向論壇致辭(相關報道見3版)。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國家“千人計劃”學者崔大慶、三大核電集團代表作論壇主旨報告。
論壇圍繞三代核電建設與運營經驗分享、核電關鍵技術研發及裝備制造、核電大數據與智能化應用等話題展開研討,達成了高質量發展核電產業的共識,并取得多項成果:發布了11個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科研課題,簽署14項合作協議,發布了《核電產業鏈安全質量公約》,表達了新時期核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實我國核安全觀和核安全法,敬畏核安全、守護核安全的決心與信心。
高起點打造核能產業新城
王中在致辭時表示,近年來,在國家能源局、山東省能源局的領導幫助下,在三大核電集團的鼎力支持下,煙臺核電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煙臺海陽核電站十項運行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在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電高端裝備企業支撐帶動下,形成了萊山、海陽兩個省級核電產業園區。”
據了解,煙臺海陽核電項目是目前山東省內單體投資最大的能源項目,也是山東首個建成投產的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兩臺機組采用三代核電AP1000技術,分別于2018年10月22日、2019年1月9日建成投運。
“山東省正在謀劃面向2035年的能源發展戰略,將核能作為優化能源結構的重中之重。”欒健介紹,“在此目標引領下,山東將積極推進海陽、榮成兩個核電項目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加快核能產業化建設,培育核電產業園,強化核能技術自主創新,大力推進產學研用合作,推動山東在核能發展方面走向全國前列。”
從2004年“煙臺市核電建設項目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海陽核電站一期開工建設,再到2016年國內核電領域首家新型科研機構——煙臺核電研發中心成立、2017年獲準建設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核電產業為煙臺的動能轉換注入了強勁動力。
據煙臺市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心主任張潔非介紹,煙臺市重點規劃建設的海陽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和萊山核電產學研聚集區兩個省級核電園區,擁有30多家核電裝備制造及配套企業,主要產品涉及核電應用各領域。“煙臺市核電裝備企業占據山東省核電裝備產值的80%,是全省核電裝備制造業支柱城市。”
核電產業鏈創新體系發力
作為國家戰略性高科技產業,核電產業對設計研發、冶煉、鑄造、熱處理、精密制造等生產工藝有極高要求,創新能力是決定整個產業鏈發展的關鍵。
2016年11月,由煙臺市政府主導,中國廣核集團、中核集團、國家電投集團、煙臺市臺海集團聯合組建的新型科研機構——煙臺核電研發中心成立。“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煙臺核電研發中心依托核電項目,匯聚了一批知名的核電領域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聚焦關鍵技術,為發展特色核電產業和維修技術服務提供了沃土。”陳念念指出。
“山東已成為我國核電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形成了明顯的技術領先優勢,成為引領我國核電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史立山致辭時表示,“煙臺聚焦產業創新發展等領域,找差異化的創新發展之路,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我國核電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屆論壇開幕式上,王中、王壽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計量司副司長杜躍軍、煙臺大學校長郭善利共同為“煙臺高效換熱技術產學研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聯盟”“煙臺大學核電技能培訓中心”揭牌。
在10月31日舉行的論壇成果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麟發布了11個已通過國家能源局評審的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科研課題,課題涵蓋核電關鍵技術、設備材料研發應用等多個方面的研究內容,并將于近期啟動研發或工程化。
作為近年來我國核電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跨行業、多層次、多維度對話平臺,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本屆論壇在我國核電穩步重啟的背景下召開,從安全發展的高度和產業升級發展的視角,審視和總結我國核能產業發展現狀和經驗,探討產業轉型的新路徑,將為我國核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能源結構優化、煙臺市打造“中國清潔能源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