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150噸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板生產線填補國內空白
3月10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在江蘇鎮江組織召開的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板產品鑒定會上,由江蘇海龍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龍核科”)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簡稱“核動力院”)合作完成的中子吸收板項目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應用推廣前景。
當天的產品鑒定會由葉奇蓁、于俊崇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共10位核電領域專家組成鑒定專家委員會。在聽取了研制單位的產品開發總結匯報,現場測試組見證報告及資料審查組報告,鑒定委員會現場考察了該公司的年產150噸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板生產線及生產流程,經質疑和討論,形成鑒定意見,鑒定專家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產品鑒定。
瞄準先機、提前布局乏燃料后處理市場
按照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2020年我國在運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2016年我國積累的乏燃料達3000噸,預計2020年將達到7000噸。核電站乏燃料產生量也將日益增加,必然造成乏燃料的貯存格架和運輸容器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為了與高速發展的核電站相配套,我國乏燃料后處理也應持續跟進。
國內市場較常見的幾種燃料貯存格架用中子吸收材料,主要有硼不銹鋼、含硼有機材料、金屬鎘。但是硼不銹鋼機械加工性能差,含硼有機材料不耐輻照,尤其在水環境中,金屬鎘有毒,超熱中子段吸收能力弱等材料本身的特性導致市場發展空間受限。
此次由海龍核科技與核動力院共同研發并參與鑒定的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材料,是一種碳化硼顆粒均勻彌散在鋁合金基體中形成的復合材料,其有可調節范圍寬、耐腐蝕、耐輻照、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雖然性能優越,但是中子吸收板的研發和生產難度很大,國外僅美國、加拿大等少數發達國家具備生產能力,長期壟斷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核電市場,我國也不例外。
海龍核科作為國內核電封堵材料龍頭企業,一直致力于核電產業國產化,于2014年底海龍核科和核動力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將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材料技術成果成功轉化實現量產。
在會上,核動力院吳院長表示:“海龍核科與核動力院共同為項目成立的專項小組在近兩年的可行性研究與試驗,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點,科學合理的設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已建成150噸年產量的生產線。具備了穩定批量生產的能力。”
該項目于2015年獲江蘇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立項,總投資1.34億元,2016年9月第一塊中子板正式下線。產品具有優異的中子吸收、良好的耐腐蝕等性能,一舉填補了國內空白,已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可直接應用于三代核電站的乏燃料貯存,并可推廣應用于研究實驗堆、軍用核動力裝置的燃料運輸和貯存容器等方面。
海龍核科瞄準核能發展的需要,基于前期自主研發的碳化硼中子吸收板工程化技術,建立擴大產能的中子吸收板專業化生產線,全面實現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國產化供貨,提前布局正處于爆發前夜的乏燃料處理市場,同時也以此來打破國外在該材料領域的壟斷和封鎖,助力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及核電技術走出去。
精益求精、技術參數達國際先進
鑒定會上,參與鑒定的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承擔單位開發出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中子吸收板材工業化制造技術;開發了碳化硼顆粒均勻分布控制技術;解決了碳化硼在鋁基體中分布均勻性不足的問題;獲得了授權發明專利3項,形成了成套的工藝技術文件,生產線具有科技含量高、自動化水平高等特點,達到國際同行的先進水平;企業可成為國內中子吸收板首家批量供貨單位。
中子吸收板的研發和生產難度大,國外對此材料的研究較早,國外中子吸收材料第一階段的產品是BORAL,帶包殼,在實際應用中已有50年工程應用經驗,在美、法、日等百余乏燃料水池實際工程中應用,但是部分水池出現了起泡問題,這大大影響了乏燃料的插拔。隨之,研發出了現階段具有高致密性的METAMIC,省掉包殼的同時解決了起泡問題。
海龍核科與核動力院共同研發的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材料,在制備工藝和各項性能參數等方面都能與國外的METAMIC產品參數相當,不僅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還填補了國內乏燃料后處理市場的空白。
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材料在制備工藝方面比METAMIC更簡單。METAMIC中子吸收材料的工藝步驟由粉末混合、壓制、燒結、擠壓、軋制五個步驟,而碳化硼鋁中子吸收材料僅需要四步就可以完成,無需擠壓,最后得到的產品密度與METAMIC的密度相當。減少生產環節,而在此基礎上再加入智能化元素來提高生產效率,合理的“減少”、創新的“增加”來提高生產工藝水平。
海龍核科技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做到設備專用,生產流程智能化、自動化,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對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的影響,高效的連續軋制,為將來成倍擴產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生產過程中根據板材尺度要求,在線實時監測板材尺寸,靈活微調軋制工藝。目前,海龍核科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寬幅面成型板材的工業化制備技術,是國內外唯一寬幅版(650毫米)工業化生產技術的擁有者。
海龍核科董事長戴金華介紹說,目前海龍核科該產品年產150噸的產品線已經完成了中廣核的乏燃料運輸容器的供貨,公司正在加緊生產秦山核電站乏燃料水池的更換生產訂單。后續還將為福清、田灣以及巴基斯坦核電站提供產品。預計今年新增銷售額1.5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元。
該項目批量投產并交付客戶使用,一方面標志著在中子吸收板產品方面,我國具備了自主產業化供貨的能力,另一方面將為下一步“華龍一號”的出口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