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2日,第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載體——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正式成立。今年(2008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過去五年,政府為核電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過去五年,政府為核電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勢頭非常好。”王炳華將成績歸納為六點。
一是相關立法加快推進。去年,國務院就第三方核責任問題發出函件,并出臺《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此外,《能源法》、《原子能法》等也在加緊制訂與完善,這必將為核電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二是出臺《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明確了核電發展目標。
三是明確了我國核電未來發展的技術路線。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將引進美國西屋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助力我國核電事業發展。
四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里提出16個重大專項,其中就包括先進壓水堆核電站。
五是核電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成立。另一方面,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正式進軍核電領域,成為有資格進行建設、運行和管理核電站的第三家企業。
六是嶺澳二期、秦山二期等十個核電站相繼開工建設。“這個動作非常大,為我國實現2020年核電建設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他說。
要有一個與核電發展規劃相適應的調峰電源規劃
王炳華對核電站配套電網建設非常關心。他說:“電源送出工程建設,對電源、電網都非常重要。”
電力體制改革后,在某種程度上,電源和電網都逐漸形成了結合自身的發展原則和規劃,但雙方總體規劃銜接和協調還有改進的空間。
“核電有特殊性。核電站在換料周期內,出力平穩,不同于水電和火電,無法承擔調峰任務。但是電網的調峰容量必須滿足核電站運行要求。”他建議,有了核電發展規劃,還要有一個與核電發展規劃相適應的調峰電源規劃,這主要指抽水蓄能電站和燃氣電站,還要配合許多水電站和火電站的深度調峰。只有如此,才能夠滿足未來合理電源結構下的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的需要。
“一特三大”戰略構想從戰略上講是正確的
“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一特三大’戰略構想,從戰略上講是正確的。我國幅員廣闊,一次能源分布不均衡,而且南北、東西差距較大,‘一特三大’戰略適應了這種現狀。”
王炳華分析說:“坑口電站和大水電的開發,必須要依托更高電壓等級線路送出。核電也是一樣。因為核電廠址是寶貴的資源,要對其充分利用,一個廠址普遍要裝4臺以上的百萬千瓦機組,裝機容量大,正是所謂‘大核電’,所以核電接入系統要考慮特高壓。”
“當然,安全可靠永遠是第一的。我們除了考慮輸送能力之外,更要考慮安全性。”他說,“此次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提醒我們,在系統關鍵的節點和負荷中心區,如果建設了核電站,還要考慮各種情況對核電站運行所產生的影響,所以在對核電站接入系統的標準上,應該和常規電站有所不同。”
我對核電的經濟性有信心
王炳華認為,出于對安全性的考慮,核電站反應堆、常規島等的技術水平都遠高于常規電源。所以,核電站投資較高,全世界每千瓦核電平均造價約為2000美元,是燃煤電站的三倍左右。
“但是,我對核電的經濟性有信心。核電必將對超臨界、超超臨界的火電機組形成競爭優勢。”原因在于核電站的壽命優勢。他說,“我國目前新設計的核電機組壽期在60年,反觀火電站只有25年。核電還貸期結束之后,運營成本會更低。所以,要在壽期內看待核電電價水平和優勢。”
他舉例,大亞灣和秦山二期核電站上網電價低于廣東省和浙江省的平均上網電價。美國擁有104座核電站,平均壽期是30年,其發電成本折算成人民幣在0.14元以下。(作者:姚雷、李明慧)
新聞來源:國家電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