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資源網 發布日期:2008-09-28
1.國際鈾現貨價本周報收于58美元,創23個月來新低
本周(9月22日)國際鈾現貨價報收于每磅八氧化三鈾58美元,創2006年10月份以來的23個月的新低。此價比今年前8個月的鈾現貨平均價66.875美元/磅八氧化三鈾要低7.875美元/磅八氧化三鈾,從今年前8個月的國際鈾現貨價總體變化曲線看,今年1月份以來的鈾現貨價總體呈下跌態勢(見附圖)。
2008年前8個月的國際鈾現貨平均價(66.875美元/磅八氧化三鈾)也要比去年同期的國際鈾現貨平均價(87.875美元/磅八氧化三鈾)低21美元。國際鈾分析師預測,今年9-10月份的現貨價可能為58-59美元/磅八氧化三鈾上下,11月份為60美元/磅八氧化三鈾,2010年有可能在67美元/磅八氧化三鈾左右的水平。世界各地正在運行中的核電廠庫存較充足(少則備有核電廠用料的3個月的儲備量,多則存有12個月以上用料的儲備);一些鈾資源殷實的核電國家,儲備更多(象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一些國內沒有鈾資源的核電國家,象日本、韓國等的核電廠都有維持其正常運營所需鈾燃料大約超過前一年的庫存量,同時簽有多種國際期貨鈾合同作保障,以及近年來在海外加緊設立的鈾儲備基地作支持。此外,日本還使用部分“二次鈾供應源” ———混合氧化燃料做撲充。
盡管近期受世界金融“海嘯”的殃及,鈾價出現一些回落,但是從長遠看,鈾價依舊會隨世界經濟的發展,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而上漲。世界經濟的發展趨緩,能源需求的增加趨慢,則鈾價上漲速度也會放緩,反之,則價格上漲幅度變大。由于鈾的戰略地位的特殊性,中國的要務還是需要做好國內鈾資源的開發工作,解放思想,認真學習與落實國務院有關“盡快探明一批新的鈾礦產地”的要求,確保國家核電用鈾安全。
2.鈾-2009全球討論會將在2009年5月9-13日在美國基斯敦召開
有美國多家鈾礦業公司、研究機構發起,合作舉辦的“鈾-2009全球討論會”將在2009年5月9-13日于美國西部的基斯敦召開。從美國科羅拉多的丹佛國際機場驅車僅需2個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鈾-2009全球討論會”舉辦地-基斯敦。“鈾-2009全球討論會”由專題研討、展覽、野外考察等活動組成,會議內容涉及:鈾的商機、勘查技術、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采礦與加工處理、研發實例、復原與水文、環境健康與安全、社會-經濟生態等等。會議期間(5月9-13日)將會設置3個專題討論:鈾礦勘查與礦床類型(5月9-10日)、鈾的加工與處理(5月10日)、鈾生產中的健康與安全等(5月10日)。會后將組織3條野外實地考察路線(非洲、加拿大、美國西南部)。在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全球處于鈾勘查熱時,類似的會議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召開若干次,會后也會推動世界各地鈾勘查活動的發展。但自九十年代起,隨著世界鈾工業步入不景氣,類似的會議就很少開了。新的鈾成礦理論、新的找鈾礦方法技術幾乎陷入停止發展狀態。
3.國際原子能機構給出哈薩克斯坦鈾礦資源新數據及鈾礦勘查經濟指標
據2008年出版的第22期“紅皮書”:截止到2007年1月1日,哈薩克斯坦擁有可回收成本小于每公斤130美元的已查明就地鈾資源為817300噸,僅次于澳大利亞,列世界第二。可回收成本小于每公斤80美元的已查明就地鈾資源為751600噸,可回收成本小于每公斤40美元的已查明就地鈾資源為517300噸。哈薩克斯坦擁有的可回收成本小于每公斤130美元的待查明的預測資源為500000噸,可回收成本小于每公斤80美元的待查明的預測資源為300000噸。待查明的預測資源總量小于美國,列世界第三。
在鈾礦勘查經濟指標方面,從2004年-2007年的四年間,鉆探工作總進尺逐年增加,即2004年為40235米、2005年為41264米、2006年為223629米、2007年達到660991米。在同樣的四年里,鈾礦勘查費用分別為9800萬堅戈(堅戈 - 哈薩克斯坦貨幣)、15300萬堅戈、103700萬堅戈和335700萬堅戈。鈾礦業雇員則增加較平穩,在同樣的四年里,鈾礦業雇員分別為3752人、4873人、4460人和4706人。
目前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鈾礦勘查活動基本停止,主要工作集中在鈾的開采,而在鈾的開采方面,則主要集中在用地浸方法開發砂巖型鈾礦,少部用地下常規方法開發脈狀-網脈狀的硬巖。
4.OECD/NEA發布《核工業市場競爭》報告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其下屬的核能機構于2008年8月發布了《核工業市場競爭》報告。報告給出了世界8家鈾的年產量大于1000tU的公司名錄,8家最大的鈾出口商的名錄,以及未來(2015年)世界十大鈾生產量最高的公司名錄。
報告中還給出的一條鈾燃料生產的重要經濟指標: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其下屬的核能機構的28個成員國里,生產1公斤、鈾-235含量為4.95%的核電燃料用鈾時,大約需要12.7公斤天然六氟化鈾與6.52個分離功單位(SWU)。如果尾料的鈾量從0.35%降低到0.25%的話,則生產1公斤、鈾-235含量為4.95%的核電燃料用鈾時,大約只需要10.2公斤天然六氟化鈾,不過分離功單位將會增加到7.82個分離功單位,于是生產成本有可能提高20%左右。
5.立陶宛將擬建核電站的裝機容量下調近30%
9月18日負責建造造價約為100億美元立陶宛新核電站的公司稱,該核電站裝機容量將調整為2200MWe,小于原先的預設計(3200-3400MWe)。已將完成的一份有關立陶宛新核電站的環境影響研究報告聲稱:考慮到該項目合作伙伴波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為了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該電站設計的裝機容量為3200到3400MWe。立陶宛方面將占有核電站2個反應堆51%的發電量,每座反應堆裝機容量為1100MWe。然而波蘭方面需要的發電容量不超過1000MWe,而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目標也都是400到600MWe。電站反應堆的投標預期在2010年開始。與計劃容量相匹配的反應堆由西屋公司制造,但是投標將決定合同,法國阿海琺公司、通用電氣、加拿大AECL都對投標表現出興趣。該電站第一座反應堆機組預期在2016年到2018年建成,兩年后將建成第二座反應堆。立陶宛的國土面積僅為6.53萬平方公里,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界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立陶宛的人口約為350萬。立陶宛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成為歐盟成員,隨即享受歐洲(核)供應機構成員的待遇。立陶宛現有一座反應堆在運行,核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的69%,年消耗225tU,為世界上第2個核電份額最高的國家(僅次于法國)。立陶宛境內目前既沒有鈾礦勘查、鈾礦生產活動,也沒有相關混合氧化燃料、尾礦再濃縮物等混合氧化物燃料的生產活動,及其上述相關燃料的使用。
6.捷克近來接連發生反對開發鈾礦示威游行
隨著捷克當局要開發奧希克納科特爾鈾礦床的決定的發布,奧希克納科特爾鈾礦床周邊民眾接二連三地舉行反對開發的示威游行也不停。奧希克納科特爾鈾礦床是一座白堊紀的砂巖板狀鈾礦床,礦床儲量約為2-5萬tU,品位為0.05-0.1%U。歷史上曾用地下-地浸方法開采過,后來下馬。隨著歐洲政治地域的重建,為保障捷克核電用鈾安全,當局對這座目前價值近十億克郎(捷克貨幣)的鈾礦計劃實施開發。今年9月20日、以及早些時候的6月30日,奧希克納科特爾鈾礦床周邊民眾約有200多人、300余人舉行了反對開發該鈾礦的示威游行。
7.印度開放未來核電市場800億美元的商機
印度目前的核電僅占全印度總發電量的不足3%,只生產大約4100MWe。為了發展經濟,印度制定的龐大的未來核電發展計劃是,到2032年,政府計劃將總發電容量提高4倍,核電產能達到700GWe,欲建造40座新的核電反應堆,價值超過800億美元。
8.印度核電用鈾缺口究竟有多大
無論是現在的4100MWe,還是將來的700GWe,燃料鈾供應不足成為印度未來核電發展的“瓶頸”。雖然印度當局聲稱其擁有上百個鈾礦床,但是據信印度國內的鈾僅能提供其生產10000MWe的核電。因為印度的小鈾礦床眾多,按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標準,印度擁有的鈾礦床充其量在十個左右近年來,印度鈾生產量雖然出現緩慢的增加勢頭,但遠跟不上核電需要量的增速。以去年為例,印度的核電反應堆需求為900多tU,而產量不足800tU。印度到2050年時的核能發展目標是:核發電量占全印度總發電量的1/4。現在知道的可靠資源約為54000tU,估計附加資源為23500tU的全部“家當”顯然不夠其未來龐大的核發電使用。
9.美國核電再投資計劃對增加就業崗位、GDP、環保等方面的好處多多
美國“全球核能競爭力委員會”日前發布報告稱:如果在未來的20年中,美國實施在核能再投資計劃,那么將可以創造出35萬個左右的新的就業崗位,也會給美國帶來5420億美元的GDP。在牛津經濟研究所向美國“全球核能競爭力委員會”提交的題為《美國核能的經濟效益》的報告中估算了美國核能產業的再投資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分析了52座裝機容量為1400MWe的輕水反應堆、1座再循環裝置(每年處理2500噸乏燃料)和4座鈾濃縮裝置(總計1430萬分離功單位)的設計、制造、建設、運行等過程的一攬子計劃對美國經濟、就業的影響。整個再投資計劃由兩個重疊的部分組成,即投資階段和運行階段。該報告指出,投資的總收益將達615億美元,其中反應堆建造階段需要花費336億美元,再循環和濃縮工廠建設需要花費161億美元,運行階段需要花費118億美元。反應堆建造期間將新增26.8萬個就業崗位,再循環和濃縮廠建設產生13.6萬個就業崗位,電廠和其他設施運行產生9.6萬個就業崗位。
為綜合平衡全美各州利益,2021年前美國要在15個州、新建33座新的核電反應堆堆,并且要在2025年前在其他6個州、對19座堆對現有機組容量要實施更換改造。一旦所有計劃得到實施,那么將會為南卡羅來納州帶來的新就業崗位50800個、田納西州47100個、伊利諾伊斯州43400個、佛羅里達州29300個、加利福尼亞州22,100個、賓夕法尼亞州21,500個、紐約州20,800個、俄亥俄州20,600個、馬里蘭州17,900個、亞利桑納州17,300個、北卡羅來納州20,700個、喬治亞州15,200個。
報告稱,如果沒有新的核能再投資計劃,那么到2050年美國核電產業的能力將趨近于零。這一產業所支持的就業、稅收、附加值等都將會喪失。該報告稱,在核電產業所支持的就業崗位中,制造行業具有較大比重。制造行業需要在研發和固定資產方面有較高投入,因此相應的就業崗位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特點。滿足美國電力需求的其他途徑不可能在制造行業創造這么多的高附加值的就業崗位。報告還指出,到2050年時,如果保持美國現有的核發電水平,那么每年可節約49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進口費用,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5億噸。此外,美國現有近60多家鈾礦地質勘查公司在從事鈾礦業活動,已經創造出了千余個就業崗位。
10.澳大利亞必和必拓表示要在這個十年里向中國提供鈾,并延續到2030年
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首席執行官Marius Kloppers在年9月24日表示,考慮到中國核電項目開發的潛力巨大,公司決定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向中國提供鈾礦資源。必和必拓非常積極地調整公司定位,充分利用中國加大核電開發的市場機遇。中國正在不斷開發核電項目的過程也許會花費好幾年,但是,我們定位清晰,將在今后數十年里努參與這個過程,而不是幾年。必和必拓擁有世界上已探明儲量的最大鈾礦澳大利亞的奧林匹克壩礦山。公司表示,因為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的關注,核能大有用武之地。由于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的關注,核能開發自然是必要的選擇,是削減碳排放的最有效方式。去年,中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核能協議,為澳大利亞出口鈾礦鋪平了道路。可是,目前必和必拓同中國之間沒有直接的鈾供應合同。目前必和必拓的鈾客戶只有英國、法國、瑞典、美國、芬蘭、比利時、日本、韓國、加拿大,甚至中國的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但是對中國的鈾出口還是空白。必和必拓在其2008年的年報中對股東表示,在上個財政年度(2007年)里,奧林匹克壩礦生產出4144tU。奧林匹克壩的鈾儲量約占世界的22.6%,達到283800tU。澳大利亞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鈾出口國,其儲藏量約占世界的41%,居世界各國之首。
中-澳在核能和鈾礦的合作始于2006年4月,當時中-澳兩國簽有《中澳和平利用核能協議》和《中澳關于在鈾礦領域開展合作協議》等兩個協議。為此,中國每年將從澳大利亞進口一萬噸左右的鈾礦,價值約為6億至7億澳元,該合約的實施將會使澳大利亞每年總的鈾出口量增加一倍上下。必和必拓與中國廣核電有良好合作關系,并對世界第2大能源消費國、80%使用煤電的中國核能發展需鈾充滿信心。
11.澳大利亞近25年來最重要的鈾發現:低品位、大礦量的“4哩”鈾礦將于后年投產
“4哩”鈾礦床于2005年發現,是近25年來澳大利亞最重要的鈾發現。“4哩”鈾礦床是一個低成本、可以用原地浸出工藝開發的砂巖型鈾礦。該礦床有東、西兩個礦床組成,“4哩”鈾礦床品位高、礦量大的特點打破了 “可地浸砂巖型鈾礦”通常是低品位、大礦量的“傳統”。由于“4哩”鈾礦床離目前正在開發的貝弗利礦山只有大約十公里左右,就為將來從“4哩”鈾礦床開采的礦液初加工到精加工提供了方便,節省了鈾的生產成本。
“4哩”鈾礦床的開發初步定在2010年左右,初始生產的目標是:一年產1154tU。從“4哩”鈾礦床的等品位-等厚度圖可見,礦床的部分區段品位高過1%鈾氧化物,這在自然界業已查證的適宜用原地浸出工業開發的砂巖型鈾礦床中實屬罕見,理應引起中國業界的高度關注。此外,“4哩”鈾礦床的發現、開發時間(5年)大大短于世界鈾礦床的發現、開發平均需要的時間(10-15年)的經歷,也值得中國業界深思。
12.全球碳計劃組織稱地球現在的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是65萬年來的最高水平
全球碳計劃組織(GCP)日前發表報告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最快的是發展中國家(排放量已占世界總量的53%),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發達國家的增長則相對緩慢。”在2007年里,中國使用天然礦物燃料而產生了大約18億噸二氧化碳氣體,美國為16億噸,俄羅斯第三(4億3200萬噸),印度則以排放4億3000萬噸,只比俄羅斯少排200萬噸而名列世界第四。國際能源機構早先就曾經預言,到2010年前,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該報告還表示:目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濃度是65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甚至可能是2000萬年來的最高濃度,過去10年因礦物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比上世紀九十年代大約高4倍左右。去年,非洲赤道地帶的森林開伐也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5億噸(其中亞洲和拉丁美洲分別都增加6億噸,非洲為3億噸)。英國南極調查局的勒凱利沮喪地表示,上述報告中所列舉的數據表明,世界在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努力仍做得不太好。能源多樣化、適度發展核電,可能是減緩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有力途徑。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