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電力報 發布日期:2008-09-27
跟隨核電“春天”的腳步,記者來到浙江三門核電站。
從山上俯視,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兩臺機組負挖工程已見雛形。中核集團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軍略帶興奮地告訴記者,三門核電站除了目前規劃中的6臺機組外,還有相鄰擴塘山廠址6臺機組正在規劃中。這12臺機組都將采用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他認為,未來中國核電都應該用這個技術,到2020年,中國很難再接受二代技術,這是核電發展的必然趨勢。
面對發展第三代核電的必然趨勢,中國的核電人如何評價,他們將以怎樣的步伐前進,在前進的過程中又將面臨什么樣的困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在北京、上海等地進行了實地采訪。
“第一只螃蟹”
2007年3月,美國西屋公司和紹爾公司組成的西屋聯合體在我國第三代核電招標中正式中標,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落戶中國。
AP1000雖然是世界第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的先進技術,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卻沒有一座建成的電站。AP1000的先進性和成熟性究竟如何,中國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吃這“第一只螃蟹”呢?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林誠格告訴記者:“看AP1000技術是否成熟,不是看它以前是否建過電站,而是要看它的技術和設備是否實踐過。秦山一期核電站原來世界上也沒有,我們建成了;秦山二期是把法國技術中的三回路改成兩回路,這之前世界上沒有,我們也搞成了,因為它們的基本原理是成熟的。”據了解,AP1000核島主系統設備的設計,除了反應堆冷卻劑泵選用的大型屏蔽電機泵外,均有工程實踐基礎。
有中國“核電之父”稱號的歐陽予院士介紹說,AP1000的安全目標比現有核電站領先約兩個數量級,它的“非能動”安全系統既簡化了系統、減少了應急安全電源等設備和部件,又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事故狀態下人機接口簡化,人因錯誤的可能性也相應降低。此外,AP1000核島系統設計簡化,廠房建筑和設備配置都大幅減少。另外,AP1000采用模塊化設計和模塊化施工,可以有效控制、縮短建造工期。同時,AP1000的核燃料采用簡化設計和長周期換料(18~24個月),有利于減少運行維護工作量,降低運行成本。
再創新“三步走”
2007年5月22日,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成立。它的誕生是與AP1000核電技術的引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介紹說,根據國務院對三代核電AP1000技術引進的要求,國家核電制定“三步走”戰略部署。第一步,前四臺AP1000機組,以美方為主,中方全面參與。第二步,作為對我們是否具備完整設計能力的檢驗,將以中方為主設計建設,美方作技術支持。王炳華透露,負責AP1000設計工作的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目前已啟動了AP1000內陸核電站的設計,這也會成為檢驗我國自主設計能力的一個標準。第三步,就是重大專項的設計和建設,即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技術。
國家核電專家委員會主任陳肇博表示,“再創新”是引進AP1000的最終目標。在與美國西屋公司進行談判時,中方堅持要求明確承認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最終經雙方商定,中方完全擁有在引進AP1000核電技術基礎上改進和開發的輸出功率大于135萬千瓦的大型非能動核電站的知識產權。
據悉,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專項示范電站一些關鍵設備的研制工作已經開始,示范核電機組的建設將于2013年啟動,按照規劃,第一臺示范核電機組可于2017年實現并網發電。
目標實現的三個關鍵
從AP1000技術引進到“再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王炳華坦言,我國迎來“核電春天”的說法毋庸置疑。然而核電要快速發展,要完全消化吸收AP1000,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示范工程要順利建成,還存在三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核電人才因素。王炳華說:“核電人才短缺,不僅是我們面臨的問題,而且是整個世界核電發展面臨的問題。”
據顧軍介紹,目前培養一個符合條件的核電站主控室操縱員需要8~10年的時間,這種經過巨額培訓費用和長期的培訓時間培養出來的操縱員、高級操縱員,通常被稱為“黃金人”。除此之外,整個核電的研發、設計和工程管理人員也相對短缺。
其次,我國設備制造水平在三代核電自主化進程中起重要作用,設備的國產化尤為令人關注。
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滿足AP1000工程模塊和設備模塊的制造技術要求,為此國家核電在山東興建了山東核電設備制造公司。記者在山東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廠區建設項目已竣工,但還必須取得美國ASME核級證書和中國核安全當局頒發的承壓設備資質證書。同時,為避免我國核電廠核燃料組件所用鋯材及其原料核級海綿鋯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國家核電還將與陜西寶鈦集團共同組建“國核寶鈦鋯業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國內一重、二重、上重、中船總公司等都在積極研制AP1000主管道加工技術,上海寶鋼和宜興精密鋼管廠等廠家也在為AP1000設備國產化進行技術攻關。
第三,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國三代核電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王炳華強調,核安全文化主張開放、透明,按照核文化和管理體系的要求,核電事業在建設過程中哪怕出現一點問題,管理層必須披露,通過媒體告知公眾。他說:“涉核單位如果不注意自己管理水平的提高,它所造成的影響是最令人擔心的。”我國核電事業發展很快,現在很多家業主都對興建核電站躍躍欲試,這個時候更應該注意,核安全文化倡導的,是要有規矩,必須一步一步走。(■實習記者 赫然)
新聞來源:《中國電力報》(2008年9月23日第一版)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