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發布日期:2016-06-15
《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CCPNM)(以下簡稱《公約》)修正案日前正式生效。“世界將變得更加安全。”這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做出的評價。
1987年正式生效的《公約》是目前核材料實物保護領域內唯一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
《公約》修正案的生效對全球核材料實物保護乃至全球核安全形勢有何重要意義?國際上特別是主要的有核國家對《公約》修正案生效持什么態度?其生效將給我國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核材料與放射性廢物部副主任劉天舒。
為什么要出臺《公約》修正案?
適應核材料保護新形勢
“《公約》修正案的生效對加強全球核安保機制、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防范核恐怖主義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修正案明確了建立、實施和維護實物保護制度完全是各國自己的責任。”劉天舒表示,“《公約》修正案的生效有助于促進各締約國改進國內核安保立法、完善核安保監管機制,有利于促進核安保國際合作以及原子能和平利用事業的發展。因此,國際社會尤其是有核國家對《公約》修正案生效持積極態度。”
據了解,《公約》的焦點集中在針對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材料在國際運輸過程中的實物保護。《公約》對核材料的含義進行了定義,并對核材料的類別進行了劃分,以便各締約國就不同類別的核材料采取不同級別的保護措施。《公約》規定,各國負有完全責任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還應在國際運輸中提供相應保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展自己的核項目,核材料在世界各地的流轉也越發頻繁,其中一部分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的風險也在增大。
隨著時間的推進,《公約》的局限性日益凸顯。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國家政治體制發生逆轉,一時間核材料與核設施的管理和保護處于失控狀態,偷盜和丟失核材料的事件頻發。同時,一些地區恐怖主義活動猖獗,特別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后,國際社會認識到,現有的核材料實物保護機制已經很難適應形勢的要求,有必要對《公約》進行修訂和補充。
經過將近6年的討論、磋商和談判,《公約》修正案的最終文件于2005年7月8日通過。2016年5月8日,獲得102個締約國批準的《公約》修正案正式生效。
修正案生效為何耗時11年?
各國承擔義務變化較大
《公約》修正案的最終文件在2005年7月召開的《公約》締約國大會上就已經通過,經過將近11年才得以生效,為何經歷了如此漫長的過程?
劉天舒表示,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各國法律體系不同,遵從的法律原則也不一樣。有些國家在批約之前,先要對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和調整,以適應《公約》修正案的要求。有些國家已經具有相對完善的核安保法律,批約的過程就要快些;二是各國的政治體制不同,倘若發生政黨輪換、政府機構變化,也會影響批約進程;三是從《公約》到《公約》修正案,需要承擔的義務有很大變化,要求各個締約國設立或指定負責實施法律和監管框架的主管部門,并賦予其充分的權力、權限和財政及人力資源,以履行其所擔負的責任,這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劉天舒介紹說,修正案在《公約》基礎上主要做了如下修訂:首先,其范圍由原《公約》側重核材料的國際運輸延伸到核材料的國內使用、貯存和運輸具有法律約束力,并涵蓋了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實物保護;其次,明確了實物保護的目標,即各締約國應建立、實施和維護適用于其管轄下核材料和核設施的適當的實物保護制度,以防止盜竊和其他非法手段獲取使用、貯存和運輸中的核材料;確保采取迅速和綜合的措施,以查找和在適當時候追回失蹤或被盜的核材料;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免遭蓄意破壞;減輕或盡量減少蓄意破壞造成的放射性后果;第三,明確了建立、實施和維護實物保護制度完全是各國自己的責任,要求各締約國應建立和維護管理實物保護的法律和監管框架,設立或指定一個或幾個負責實施法律和監管框架的主管部門,對核材料和核設施實物保護采取必要的其他適當措施。
此外,修正案中提出了核材料和核設施實物保護的基本原則,要求各締約國在合理和切實可行的范圍內使用這些基本原則,并增加了關于蓄意破壞核材料和核設施的懲罰條款。
中國如何應對?
加強部門協調合作
中國于2008年10月28日由十一屆全國人大會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批準了《公約》修正案,從而成為繼俄羅斯之后,第二個遞交《公約》修正案批準書的核武器國家。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維護和加強國際核安保體系、防止核擴散、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以及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安保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方面,一貫堅持積極的立場。中國積極支持國際社會加強核安保體制的努力,在《公約》修正案的談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為《公約》修正案的最終達成做出了重要貢獻。”劉天舒說。
劉天舒認為,《公約》修正案的生效將促進我國加快建立和完善核安全、核安保法律法規體系的步伐,對改進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安保監管機制、提高核材料和核設施實物保護技術水平、促進核安保文化建設、打擊核恐怖主義行為和防范核安保事件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劉天舒建議,一是盡快建立與修訂《公約》修正案義務相適應的國內核材料與核設施保護相關法律和法規,加快《核安全法》和《原子能法》的制定,依據這兩部上位法,繼而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制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并加快岀臺《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與防護條例》等條例的《實施細則》,明確其實物保護的具體措施;二是完善各部門的職責分工以及協調與合作機制,核安保、核反恐工作涉及國家多個政府部門,各部門應依法履行各自的職責,同時要加強協調與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三是提倡和促進核安保文化,開展核安保文化宣傳普及工作;四是促進核安保技術的研究開發,重視核安保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核安保領域的國際合作。
核課堂
我國如何做到一步一許可?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核安全峰會發表講話稱,發展核事業50多年來,中國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記錄。
早在1987年,國務院即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制條例》,明確規定了對核材料實施許可證制度,我國對核材料與核設施的管理幾乎到了“一步一許可”的程度。“一步一許可”指一切持有、使用、生產、儲存、運輸和處置有關核材料的部門和單位都必須遵守本條例。在實物保護方面,中國重要的核材料一直由武警實施安保,這樣高級別的安保在全世界較為少見。
此外,我國有專門的核材料管制辦公室,負責全國核材料的管理,對核材料進行全面衡算,建立了有效的國家級的、設施級的核材料衡算與控制系統。按此系統,把各核設施按生產工藝分成若干個物料平衡區,核材料走到某一段,設立必要的監測點,進行衡算檢測,這些數據從上一個工序到下一個工序有交割、有監督報告,整合起來就是核材料存量變化的報告,要定時上報相應主管部門。如果產生誤差,要對誤差的產生進行評價、分析。經過這樣的衡算與控制形成的核材料明細,賬目非常清晰。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原秘書長張國斌對媒體表示,從效果來看,可以說發展核事業50多年來中國的重要核材料能做到“一克不丟,一件不少”。
國際原子能機構數據顯示,1993年~2011年,全球官方報告的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的遺失、盜竊和非法獲取事件超過2164起,平均每年多達120余起。
我國是怎樣管理核材料的?相對于固定場所核材料的實物保護,核材料運輸實物保護容易出現薄弱環節,有可能發生非法轉移或破壞核材料的行為。
在運輸環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將事先知悉運輸方案的人數限制在必要范圍內。曾有專家感嘆,“我干了這么多年研究和管理工作,但重要的核材料放在哪,一點都不知道”;二是一級核材料運輸必須派武裝押運;三是嚴禁非運輸人員搭乘,對于押運人員要求途中不會客、不私人通訊;四是盡量采用不固定運輸日程,事先確定備用運輸路線;五是盡量減少核材料轉運次數和轉運時間,盡量縮短運輸總時間;六是運輸路線避開自然災害區、治安混亂地區、旅游風景區和人口密集區。
核材料丟失后如何處置?當事單位必須立即追查原因、追回核材料,并迅速報告其上級領導部門、核工業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和國家核安全局。對核材料被盜、破壞、丟失等事物,必須迅速報告當地公安機關。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