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沿海。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鎮前薛村岐尾山前沿,三面環海,東北與陸地連接;隔臺灣海峽,與臺北遙遙相望。
11月21日,我國第九座核電站——位于海峽西岸的福清核電站,在這里開工建設。這一核電站規劃6臺百萬千瓦級發電機組,總投資近千億元,實行連續建設。
這是中國保增長背景下,中央推出擴大內需4萬億元計劃后進入實施的特大型重點工程。第一份落地的千億大單,三大焦點,引來海內外矚目。
強力拉動內需,核電站建設可望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
自主創新,75%的國產化率,能否引領中國核電駛入發展快車道?
國際金融動蕩的形勢下,中國特大型重點工程如何規避風險?
拉動發展:綜合效應十分可觀
“這里地質構造穩定,淡水補給便捷,周圍有眾多島嶼掩護,避風條件好,浪小流緩且不凍不淤。”中核集團的專家指著岐尾山給記者介紹,“這是國內不可多得的核電廠址。”
福清核電站將在這里崛起來,在這條生產鏈上,有多少企業會從中受益呢?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目前正為福清核電開足馬力。
在位于四川地震災區德陽市的東方汽輪機德陽生產基地內,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正式簽訂了方家山、福清核電項目汽輪發電機組和蒸汽發生器合同。這份合同總價值約50億元,占到方家山和福清核電項目設備總投資的四分之一。中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余劍鋒表示,這次合作可全力支持東方電氣災后重建,也將促進國家裝備制造業發展。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則摘走了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及蒸發器鍛件的供貨協議;中國核工業集團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的核電站安全殼關鍵設備——電氣貫穿件通過國家鑒定,將為設備國產化提供新的硬件支撐……
福建當地更對這個項目充滿期待。截至目前,福清核電項目前期準備施工已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2009年計劃完成投資50億元,可為當地創造1萬多個就業崗位。中核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福清核電站的建設及建成后,將對地方經濟產生巨大的投資拉動效應——6臺機組投資近千億,預計可拉動當地GDP增長近4000億元。
業內人士預計,核電項目投產后,將帶動當地第二、三產業的發展,預期核電、風電等能源產業將成為福州市的又一大工業產業,其所屬的福清市也將成為海峽西岸重要的環保清潔、多電型的新興能源基地。
國外核電產業巨頭的目光也注視著這里。項目綜合國產化率達到75%的要求,也意味著一些關鍵技術和設備仍然必須從國外引進。
2月18日,福建省第一個核電站,也是我國第一個海島核電站——投資512億元的福建寧德核電站已經動工興建。至今,福建已成為中國在建核電項目最多的省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說,調整能源結構的優先選擇是加快發展核電。目前,中國已投產核電裝機容量約900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1.3%,比例很低。
《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至2020年)》確定,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至2800億千瓦時。同時,考慮核電的后續發展,2020年末在建核電容量應保持1800萬千瓦左右。
《規劃》指出,按照15年內新開工建設和投產的核電建設規模大致估算,核電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總量約為4500億元人民幣。這令俄羅斯、法國、美國等核電大國都力圖在這塊大蛋糕上切下自己的一塊。
自主創新:福建速度和“福清模式”
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同意福清核電站開展前期工作,今年10月,工程具備開工條件,前后僅11個月。未搬遷一戶居民,不占用一分農田,福建地方和中核集團通力合作,福清核電一期工程創造了國內核電前期工作最短紀錄,被譽為“福建速度”。
福清核電站不同凡響的標志意義,還在于它首創的建設模式,實現了商用核電站建設由法方“交鑰匙”工程,到中方“交鑰匙”工程的飛躍,實現了國產化率從當年1%到如今75%的飛躍。
1987年開工的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開啟了中國對國際二代核電技術引進的大門。大亞灣核電站以“交鑰匙”的形式,由法方承擔所有核電設計與設備供貨,國產化率僅有1%。
經過20年發展,福清核電站的項目綜合國產化率已達到75%,創下國內核電發展的多項第一。據介紹,福清核電站除采用中核集團自主設計、已實際應用的20項改進項目外,又增加了2項重大技術改進,包括采用“全M5”AFA-3G燃料組件和降低標高布置的汽輪機廠房。
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洪早說,福清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是目前中國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機組,安全性非常可靠。
電站首次采用核電工程總承包模式,成為國內第一個核電站交鑰匙工程;在項目融資和保險策劃等方面,充分借助中核的專業優勢,積極實施集團化運作、專業化運營、集成式管理,把項目融資和保險管理工作委托給中核財務有限公司,這兩大管理創新構成了中國核電建設的“福清模式”。
在金融危機的動蕩不安中,海外保險巨頭不停傳來虧損或利潤下滑的消息,福清核電創新風險管理,投下了世界上第一份核電建安工程中文保單,總金額達170億元人民幣,由中國人保財險與太平洋財險、平安財險共同承保。此次保單還實現了保險費率低、免賠額低、賠償限額高、保障范圍大的目標。國內保險公司核保采用英文保單、并長期依賴國際市場的格局開始改變。
一期工程建設的兩臺百萬千瓦級機組,計劃分別于2013年、2014年建成發電。福清核電站,可望成為中國核電發展技術水平、管理模式提升的一個符號,也將是中國核電邁入發展快車道的一個縮影。
發展核電,破解東南能源瓶頸
一年內開建兩個核電站,對一次能源缺乏的福建省實現可持續科學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具有特別意義。
福建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福建是一個常規能源短缺的省份,所需一次能源大部分需要外購。為了福建電力供應安全,從長遠看,應該把核能作為福建能源供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海內外能源專家也認為,福建選擇發展核電,是海西發展突破能源、交通、環保瓶頸,提供持久支撐力的上策。
專家介紹,目前,福建省電力裝機容量約為2572萬千瓦,其中水電、火電、風電所占比例為40∶59∶1,水電比重較高,約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一倍,且水電出力受來水情況影響較大。根據國家制定的西電東送、北電南送、西氣東輸、北煤南運的能源流向布局及規劃,福建省在國內電力一次能源流向中處于末端位置。由于鄰近的上海、浙江、廣東、江西也都屬于能源緊張地區,因此福建省從國家能源流向中獲得的能源資源有限。
即使能源來源充分,運輸瓶頸也不容忽視。福建省的外煤主要在山西和淮北等地,按2010年需要外購原煤4200萬噸計,每天約需100列火車運煤,到2020年可能上升到每天200列火車以上。
福建東部臨海,西北部多高山,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易受到本地污染影響,煤電的使用,使其環境壓力大大增加,選擇核電也將有利于破解這一難題。核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王乃彥說,據測算,福清核電一期工程將為福建帶來每年超過140億千瓦時的電力供應,同火電相比,一年至少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噸,減少10萬噸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對于能源緊缺的沿海地區來說,福建的核電建設,相對浙江、廣東,起步晚了一點。浙江、廣東的核電發電已占全省發電量的16%左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現在,福建正在趕上來!(本報記者 朱競若、余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