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自主創新謀發展 強核報國新跨越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23-03-21

主講人
萬鋼,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曾榮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中核集團科技進步特等獎”等獎項。
黨課內容
大家好!我是中核集團下屬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萬鋼,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自主創新謀發展 強核報國新跨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提到了核電技術取得重大成果。這個重大成果就是指由我院參與研發設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它的成功研發,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已處于世界第一方陣,正從核大國向核強國邁進,“華龍一號”模型作為四川科技創新重大成果登上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彩車,參加了新時代十年成就展等重大活動。3月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許你萬家燈火》就是以“華龍一號”誕生過程為創作題材,身為一名中國核動力人,我倍感自豪。
“華龍一號”的誕生,是核動力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體核動力人牢記強核強國偉大事業,堅決貫徹落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實踐,2021年,核動力院黨委榮獲“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這里我談三點體會。
一、堅持自主創新,實現自立自強
“華龍一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核動力院自主創新的積累。核動力院建院50多年來,堅持黨建為魂、凝心聚力,歷經三次創業,開發三型核電,形成核動力技術型譜化發展的模式,建成了三代研發平臺,成功研發“華龍一號”、多用途模塊式小堆“玲龍一號”,自主核燃料CF系列實現工程應用。新時代、新征程,核動力院提出“一體兩翼三高”的奮斗目標,將依托四川科教大省、軍工大省的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強化“研發牽頭、設計抓總、設備成套、服務集成”的四大能力,形成“以研帶產、以產促研、研產一體”的產業格局,進一步加強核電技術研發,推動科技強到產業強,實現核能和平利用。
二、服務“雙碳”目標,確保能源安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確保能源資源安全。2022年,在歷經極端天氣帶來的能源保供大考后,四川電源電網發展規劃也提出“優化省內能源結構”的更高要求。我認為核能有三個特點:一是核能為清潔低碳能源,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造成環境污染,核能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低的,約為太陽能的15%和風能的70%;二是核能是基荷能源,功率運行平穩,可作為電網中基本負荷匹配風光等間歇性新能源的規模發展;三是核能可綜合利用,既可用于常規發電,也可用于工業供汽、區域供熱、海水淡化和制氫等。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奮斗目標,核動力院將大力推動核電工程建設和新項目的核準,開發綜合性能更優的華龍后續型號,積極拓展核能非電多用途應用場景,開展新的堆型研發,實現核能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戰略支持,建設核工業強國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核工業創建6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批示:“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堅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中核集團在新時代戰略中提出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的“三位一體”奮斗目標。核動力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中核集團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和建設核工業強國的核心力量,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核工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國家安全基石、核動力主導者、先進核能策源地、核技術應用重要力量的“四個定位”,繼承“兩彈一星”精神,發揚“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踐行“自主創新、勇攀高峰”的院訓,以中國核動力事業“第四次創業”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