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7-01-03
中國政府今年未放行核電項目審批
2016年即將過去,核電企業向中國政府申報的多個新核電項目,一個都未能獲批。
“企業都希望盡快有新項目獲批,但決策層仍然對核電安全性仍有所顧慮。”國家核電專委會專家國家梁建生(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從不同渠道反映上來的質疑意見,已經影響到中央決策。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最新印發的電力發展五年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這與此前國務院在《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的提法保持一致。要達到上述規模,業內預計每年將要開工6-8臺核電機組。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加上今年前三季度新投入商業運行的5臺核電機組,截至2016年9月底,中國在運核電機組33臺,裝機3146萬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不到2%,發電量約占全國3%,遠低于核電在全球電力供應中10%的比例。
由此,“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先進核電,并在沿海地區開工建設一批新項目。然而,對于新增核電項目的審批,中國政府卻更趨于謹慎。
核電項目審批停滯一年,與宏觀經濟形勢也不無關系。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核電投資同比下降1.4%,全國核電設備利用小時5235小時,同比降低290小時,降幅比上半年擴大181小時。主要原因是近兩年用電增長放緩而裝機容量快速增長,尤其是多臺核電機組陸續投產導致部分核電機組降負荷運行甚至停機備用。
上述國家核電專委會專家稱,目前國家電力整體需求不旺盛,使得新增電力項目的需求也變得“不那么急迫”。
核電項目審批停擺,在國內并非首次。自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中國政府一度暫停了新增核電項目審批,直到2012年12月才核準江蘇田灣核電二期工程。然而,此后兩年多,再無新項目獲批。
隨著2015年2月17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正式在國務院辦公廳會議上獲得核準開工,中國核電(7.060, 0.03, 0.43%)才重新開啟了密集審批的一年。去年,中國共核準8臺核電機組。除中廣核紅沿河5、6號機組外,還有該集團旗下的廣西防城港3、4號機組,以及中核集團旗下的福建福清5、6號機組和江蘇田灣5、6號機組。其中,防城港3、4號機組和福清5、6機組為中國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落地項目。
出于安全性考慮,此前中國政府已決定,新建核電項目將不再采用二代或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將以從美國引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為主。但這項技術至今尚未得到驗證。更重要的是,作為全世界范圍內的第一臺AP1000核電項目,浙江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因為技術故障等原因,建設進度延誤了至少三年,導致業內對該項技術成熟度質疑進一步加深。
一位不愿具名的核電業權威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AP1000首堆還在調試過程中,尚未進入運行狀態,是導致今年新核電項目審批擱淺的諸多因素之一。
不過,據央視報道,浙江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已在12月15日正式進入性能測試的最后階段。這也是該機組在裝入核燃料前的最后一項工作,投產運行進入倒計時。業內預計,這臺機組的投運,或將加速國內核電新項目審批。
“明年一定會有新項目獲批。”梁建生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政府會考慮到核電項目建設周期較長的問題,設備制造廠既不能“無米下鍋”,也無法扎堆生產,必須保持穩定、均衡的審批節奏。
按照核電項目的工期,比如“華龍一號”首堆整體建造工期預計62個月,CAP1400示范工程工期初步評估控制在50-56個月。倘若新項目遲遲不開工,“十三五”規劃恐將無法按期完成。
界面新聞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已申報的新核電項目不少,包括采用AP1000技術的遼寧徐大堡、廣東陸豐,采用CAP1400技術的山東榮成石島灣、浙江三門二期和山東海陽二期。
其中,作為CAP1400示范工程的石島灣項目已通過國家核安全局的安全評審。央視稱,該項目預計2017年一季度獲批開工建設。但其他申報項目大多尚未進入審批程序。
“業內對于核安全性的擔憂有些過度。”梁建生認為,“國內的核電建設,包括最初的大亞灣、秦山核電站,都碰到了很多問題,但都順利解決了。業內很多人認為核電建設要確保安全概率為零,這是不科學的,只要在一定的容忍范圍內就行。”
國務院此前發布的《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對核事故發生概率的安全目標提出要求。其中,堆芯損傷概率小于十萬分之一,大規模放射性釋放概率小于百萬分之一。
國家核安全局于今年10月底修訂發布的《核動力廠設計安全規定》,在為核動力廠狀態確定安全準則時也提出,“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核動力廠狀態的發生頻率必須很低”,而并非“為零”。
技術路線的分歧也成為核電項目安全性的關注點之一。
三代核電技術中,AP1000采用的是完全非能動設計,即依靠自然力驅動,無需外部電源和能動部件,基本依靠高位或加壓的水箱實現安全功能。
“華龍一號”則采用“能動+非能動”設計。根據中核集團的介紹,該技術既有能動系統的高效、成熟可靠,又有非能動系統無需電源的優勢,能提供“多樣化的手段”實現安全功能。
主推AP1000技術的梁建生認為,完全非能動設計比“能動+非能動”設計具有更高的安全等級。因為前者完全不依賴于外部和內部的交流電源,能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實現72小時的自動操作,確保電廠正常應對嚴重事故,而后者的自動安全操作僅能達到半個小時,相對更依賴內部的交流電源。
主推“華龍一號”技術的中廣核高級經濟師曾慶雄則有不同意見。“(非能動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足夠用就行了。比如說出現起火事故后,五分鐘內可以滅火已經達到了目,為何還要設計那么長的非能動時間?”他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目前,中國的核電投資開發商僅有中核、中廣核和國電投三家央企。“企業在向國家申報新項目時,都會采用自己的技術,哪怕是‘華龍一號’,中核和中廣核也會采用自己的版本。”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核電產業研究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說,目前國家重點考慮的是核電出口,因此對自主品牌“華龍一號”的支持力度可能會加大。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